后桥壳双头龙门铣床适用于哪些材料加工
后桥壳双头龙门铣床凭借其高刚性、高精度和高效加工能力,适用于黑色金属(如铸铁、钢)和有色金属(如铝合金、铜合金)的加工,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黑色金属加工:高刚性结构应对大切削力
铸铁加工
应用场景:汽车后桥壳通常采用铸铁材质(如HT250、HT300),其高强度和耐磨性需通过铣削实现平面、孔系和槽的加工。
技术优势:
龙门框架刚性:双立柱和横梁结构可承受铸铁加工时的高切削力(如每齿进给量0.2-0.3mm/z),减少振动,确保平面度误差≤0.05mm。
双铣削头同步加工:同时加工后桥壳两端面,缩短单件加工时间50%以上,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。
钢件加工
应用场景:工程机械后桥壳或高强度钢制差速器壳的加工。
技术优势:
主轴功率与转速匹配:通过变频无级调速(如主轴转速40-654rpm),适应钢件高硬度特性,避免刀具过热磨损。
高精度传动系统:滚珠丝杠和精密导轨确保工作台移动平稳,定位精度±0.02mm/300mm,满足钢件高精度孔系加工需求。
二、有色金属加工:高效切削与表面质量保障
铝合金加工
应用场景: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后桥壳(如铝合金材质)的加工。
技术优势:
高速切削能力:主轴 转速可达654rpm,配合大直径刀盘(如Φ400mm),实现高材料去除率(MRR),同时降低切削力,避免铝合金变形。
表面质量优化:静压导轨和低摩擦设计减少加工振动,表面粗糙度Ra≤1.6μm,满足铝合金后桥壳的密封性要求。
铜合金加工
应用场景:特殊工况下铜合金差速器壳的加工。
技术优势:
柔性加工配置:通过更换夹具和刀具,可扩展加工铜合金的螺纹、齿轮等特征,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。
集中润滑系统:独立柱塞泵对铣头和导轨进行精准润滑,延长刀具寿命,降低铜合金加工时的粘刀风险。
三、材料加工的共性技术支撑
高刚性床身设计
灰铸铁(HT300)床身经超音频淬火热处理,耐磨性提升30%以上,确保长期加工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时的精度稳定性。
多轴联动控制
数控系统(如FANUC、西门子)支持五轴联动加工,可完成后桥壳上复杂曲面(如球面、锥面)的加工,适应多材料需求。
自动化与智能化
自动换刀装置和工件高度自动测量功能减少人工干预,提升加工效率20%以上,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。

